Passive Income

「當你聽到『投資與被動收入』,會想到什麼?」

✨ 1️⃣–3️⃣ 勤奮與警戒

1️⃣ 箴言 13:11

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;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。

2️⃣ 箴言 22:7

富戶管轄窮人;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。

3️⃣ 箴言 6:6–11

6 懶惰人哪,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,就可得智慧。
7 螞蟻沒有元帥,沒有官長,沒有君王,
8 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,在收割時聚斂糧食。
9 懶惰人哪,你要睡到幾時呢?你何時睡醒呢?
10 再睡片時,打盹片時,抱著手躺臥片時,
11 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,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。

✨ 4️⃣–5️⃣ 計劃

4️⃣ 箴言 21:5

殷勤籌劃的,足致豐裕;行事急躁的,都必缺乏。

5️⃣ 傳道書 11:1–6

1 你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,因為日久必能得著。
2 你要分給七人,或分給八人,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。
3 雲若滿了雨,就必傾倒在地上;樹若向南倒,或向北倒,樹倒在何處,就存在何處。
4 看風的必不撒種;望雲的必不收割。
5 風從何道來,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,你尚且不得知道;這樣,行萬事之 神的作為,你更不得知道。
6 早晨要撒你的種,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,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發旺,或是早撒的,或是晚撒的,或是兩樣都好。

✨ 6️⃣–7️⃣ 投資與退休規劃

6️⃣ 路加福音 14:27–30

27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,也不能作我的門徒。
28 你們那一個要蓋一座樓,不先坐下算計花費,能蓋成不能呢?
29 恐怕安了地基,不能成功,看見的人都笑話他,
30 說:這個人開了工,卻不能完工。

7️⃣ 馬太福音 25:14–30

14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,就叫了僕人來,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。
15 按著各人的才幹,給他們銀子:一個給了五千,一個給了二千,一個給了一千,就往外國去了。
16 那領五千的,隨即拿去做買賣,另外賺了五千。
17 那領二千的,也照樣另賺了二千。
18 但那領一千的,去掘開地,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。
19 過了許久,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,和他們算帳。
20 那領五千銀子的,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,說:主啊,你交給我五千銀子,請看,我又賺了五千。
21 主人說:好,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!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,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;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
22 那領二千的也來,說:主啊,你交給我二千銀子,請看,我又賺了二千。
23 主人說:好,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!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,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;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
24 那領一千的也來,說:主啊,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,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。
25 我就害怕,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,請看,你的原銀子在這裡。
26 主人回答說: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!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,
27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,到我來的時候,可以連本帶利收回。
28 奪過他這一千來,給那有一萬的。
29 因為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
30 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,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。

討論問題:

  1. 你對「夠」的定義是什麼?
  2. 你在哪方面需要更多「計劃」?
  3. 你最容易陷入的陷阱是:懶惰、急躁、還是其他?

長壽與新發現

最新研究重點

《Nature Food》研究:

採用「Eatwell Guide」飲食 → 壽命可延長 8.6–8.9 年

採「長壽飲食模式」 → 可延長 10.4–10.8 年

有助長壽食物:全穀、堅果、水果

應避免:加工肉品、加糖飲料

代表人物與壽命觀點

Bryan Johnson:藉由科技干預逆齡,認為人類可活到 120–150 歲以上 (11’25”-)

David Sinclair:認為老化可治療,若科技突破,人類壽命可達 150–200 歲

Dr. Valter Longo:強調長壽飲食與預防,認為人類壽命頂多 110–120 歲

問題:「如果人真的能活到 120-150 歲,你的財務與人生規劃會如何改變?」

被動收入的方式

💡 常見被動收入來源(多元範例)

金融投資類

股票股利、ETF 配息

債券利息

房地產租金

REITs(不動產投資信託)

指數基金(長期複利效應)

數位資產類

網路內容(YouTube、Podcast、Blog 廣告收益)

線上課程銷售(一次製作,持續銷售)

電子書、自媒體平台收入

軟體 / App 收費、授權金

數位版權與訂閱制收入

創作與智慧財產類

書籍版稅

音樂、照片、插畫版稅

專利授權金

其他類

企業股權分紅

直銷/加盟體系的組織獎金(需謹慎判斷)

退休金/年金計劃

移居

8️⃣ 腓立比書 4:11–13

11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,我無論在什麼景況,都可以知足,這是我已經學會了。
12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;或飽足,或飢餓,或有餘,或缺乏,隨事隨在,我都得了祕訣。
13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